藏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块瑰宝,充分体现地理环境、历史因素、气候特点、宗教信仰对西藏地区建筑装饰产生的影响。藏族民居历史久远丰富多彩,藏南谷地的碉房、藏北牧区的帐房、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都各有特色,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看到。碉房是藏族的特色民居,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,也是藏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。关于碉房大家知道多少呢?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品读藏族的碉房吧!
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。碉房,藏语称为“卡尔”或“宗卡尔”,原意为堡寨,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,巍峨高耸,易守难攻。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、青海、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,多选用当地的山石建造坚固厚实的碉房。由于形如碉堡,所以被取名为碉房。
古人区分“碉房”与“碉”标准主要有两个:一个是高度,即“高二三丈者,谓之笼鸡”,高“十余丈者谓之碉”;另一个则是住人与否,“货藏于上,人居其中,畜圂于下”者为碉房,不住人者则为“碉”。 对碉房,即“其高大仅堪栖止者,曰住碉”;对碉即“其重重枪眼,高至七八层者,曰站碉”。这是对“碉房”与“碉”的更明确的一种区分。
藏族人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或农牧业并举。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,外形下大上小,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,一般多方形平面,也有曲尺形的平面。也有的中间设一小天井。内部精细隽永,外部风格雄健。
其碉房大致可分为平地和山地两大类。平地建筑多见于城市或郊区农区,平坦的河谷平原等地,如拉萨、江孜、日喀则、昌都等城镇和青、川藏族农区村镇民居等。一般有独立式、毗连式或混合式,外形方正厚重,向上倾斜,实墙多,窗少,内部有天井或院子、阴廊,可分平房和楼房两种。
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,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,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,而向空间发展。山地基本都在背风向阳,能防御侵袭的山坡地段。常运用分层、附岩、掉层、悬挑的办法扩大建筑空间,增加使用面积,使建筑体形丰富多变。
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,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、雪山冰川的映衬下,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,风格粗犷而凝重。建筑风格充分表现了藏民们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崇高豁达的气度、博大的胸怀与民族伟大的审美意识~~~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哦~